援非兒科專家、南華附一醫院醫生賀超:為國效力是我的第一選擇

▲賀超檢查患兒身體。
■衡陽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嘉林
“這一年里,我在門診接診了1000多名非洲小朋友,給他們提供了來自中國的免費醫療服務;開設了中塞友好醫院的第一個兒科病房,為超過200個新生兒提供了住院治療;給當地醫生和護士上課,教他們怎么樣去看病,怎么樣去救治小朋友,教他們使用呼吸機,也第一次將呼吸機用于非洲小朋友治療......”在中國(湖南)第23批援塞拉利昂醫療隊兒科專家賀超寫給子女的家書中,記錄了他在非洲西海岸的點點滴滴。
面對一年來對家人陪伴的缺失,他很愧疚,也帶著濃濃的思念之情寫道:“可能終我一生,都會是碌碌無為,但入選援非中國醫療隊,會是我人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為國效力永遠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第一選擇。”
今年3月,賀超乘坐弗里敦-內羅畢-長沙的飛機,經過了30個小時的長途跋涉,回到了祖國大地。4月10日,來不及卸下疲憊,賀超再次回到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投入到急診兒科的崗位上。記者也于當天來到醫院,記錄賀超這一年多來的援非生活。
跨越萬里的苦與樂
賀超今年36歲,畢業于南華大學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碩士,也是南華附一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兒童急診科的一名主治醫師。2021年12月,在國家衛健委的統籌安排下,受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和南華大學委派,賀超隨隊跨越1萬8千公里的距離,來到位于非洲西海岸塞拉利昂弗里敦JUI鎮的中塞友好醫院。
“全科室可以用于生命體征監測的只有幾個指脈氧檢測儀,沒有監護儀、中心供氧、血氣分析監測、有創呼吸機,甚至穩定的電源供應都沒有。幾乎所有的依據都來源于臨床癥狀及體征支持,加大了工作的難度,面對絡繹不絕的患者,幾乎只能全憑人力去完成臨床工作。”援非的439天里,賀超經歷了惡劣環境、短缺設備、缺水停電等重重困難,但即便如此,賀超坦言最大的困難莫過于對家人的思念。
賀超的大兒子9歲,小女兒5歲,正是需要爸爸陪伴的年紀,但看著非洲那些和子女同齡的孩子們,正遭受著瘧疾、埃博拉、傷寒等疾病,身為兒科醫生的賀超就覺得自己理應為援非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賀超覺得,成為國家援外醫療隊的一員,是人生中最為光榮的一件事情。“當地患者和患兒家人對我們中國醫生非常信任,在路上遇到,經常對我們豎起來大拇指,看到這一幕,更讓我堅定了援非的信念,也感受了使命的光榮和作為醫者的快樂。”賀超由衷地說道。
搶救生命的急與險
塞拉利昂交通不便,對于重癥患兒而言,一分一秒皆是十分寶貴的生命機會。每一次搶救,賀超都奮力與生命賽跑。讓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搶救是在去年8月,當時賀超像往常一樣在中塞友好醫院的兒科門診坐診,突然一陣急切的敲門聲響起,兒科診室隔壁間的急診室傳來了呼救聲。賀超立即停下手上的工作,帶著診室護士緊急來到急救室了解情況,原來是一位嚴重瘧疾導致昏迷的11歲小孩需要進行??圃\治。
接診醫生介紹,患兒因突發意識喪失4小時入院,處于深度昏迷狀態,雙下肢強直,雙側瞳孔不等大,對光反射遲鈍?;純翰∏槲V?,臨床考慮急性顱高壓并腦疝形成。賀超在積極治療的同時,向醫療隊進行匯報后,當即成立了中方緊急救治專家小組。由于中塞友好醫院沒有普通兒科病房,所有的救治只能在簡陋擁堵的急救室完成。
賀超反復和當地護士、患兒家屬溝通,患兒目前病情危重,生命體征不平穩,隨時有死亡的危險,鑒于醫院救治條件簡陋,建議轉診??苾和t院繼續治療。然而,患兒來自一個貧困的單親家庭,父親帶著小男孩艱苦度日,根本就沒有經濟條件轉院治療?;純焊赣H無助而又彷徨地看著眼前的援外醫療專家們,真誠地請求中國醫療隊進行救治。面對此情此景,賀超和救治小組當場決定:盡全力就地搶救小男孩;患兒家庭無法負擔較高的醫療支出,中方緊急救治小組組織施行免費救治,免費提供中國藥房所能提供的全部治療藥物。
當天,援外專家們便成立醫療輪值小組,實行24小時醫療值班。在賀超和小組成員專家組的精細化治療下,患兒生命體征漸漸趨于平穩??傻搅送砩?,患兒出現了新狀況,血壓持續下降,狀態變得更差了。救治小組全員會診后考慮患兒并發了休克,需要考慮感染性休克合并低血容量性休克同時存在。這一夜,賀超寸步不離,守候在患兒床旁,保證能夠根據患兒病情變化作出及時的反應,直至患兒生命體征穩定,賀超才悄然離開病房。
入院五天后,這個生命垂危的小男孩終于轉危為安,出院時,患兒父親看著眼前友好的中國醫療隊專家們,滿臉洋溢著感激之情。
授人以漁的心連心
作為中塞友好醫院兒科門診唯一的醫生,賀超承擔了中塞友好醫院全部的兒科門診和大部分的兒科急診工作。一年多的援外醫療任務期間,他累計在門診救治了千余名當地患兒,在手部骨折的情況下他仍舊放心不下診室的患兒們,咬牙忍住疼痛堅守在兒科門診,無條件為當地民眾提供免費醫療援助。在他及時有效的救治下,大量的瘧疾、肺炎、腹瀉病、HIV及營養不良的患者得到了及時規范的治療。
塞拉利昂醫療保障體系極其薄弱,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居世界前列。為了讓當地患兒能夠得到更好的救治,2022年3月,中塞友好醫院在中國醫療隊的幫助下成立了第一個獨立的兒科病室(SpecialCareBabyUnitsSCBU),僅有賀超和另一名兒科醫生。在人員短缺的情況下,賀超一邊負責著門診救治工作,一邊和另一名兒科醫生默契配合,在病房收治新生兒300余人次,為降低塞拉利昂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作出貢獻。
為了提高兒科病房的救治水平,賀超竭盡所能,規范病房管理,指導當地醫護人員提升臨床診療能力。為進一步加強新生兒科技術力量培訓,賀超聯合心胸外科專家周智及感染科專家謝靖婧,在南華附一醫院兒童醫學中心的遠程指導下,于去年7月為中塞友好醫院兒科全體醫護人員開展首次高級生命支持技術培訓--無創呼吸機的使用,這也是中塞友好醫院第一次將呼吸機常規用于本地病房使用。無創呼吸機作為新生兒科最為基礎、也最為主要的呼吸支持技術,為新生兒科的基礎救治提供極大的幫助,為當地醫療技術的發展提供了舉足輕重的保障。
賀超還聯合感染科、創傷外科、心胸外科、麻醉科、超聲科、影像科、實驗室及護理部等多學科專家,對新生兒科進行了全方位技術指導和醫療物資捐贈,在新生兒科開展手術5次,大型醫療物資捐贈2次,小規模醫療物資捐贈10余次,為新生兒科項目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提供醫療援助的同時,他也不忘為當地培養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授人以魚與授人以漁齊頭并進,收獲了當地醫生的信任與好評。
此外,賀超還將優質的中國醫療援助提供給了駐地醫院以外的群眾,為偏遠地區兒童提供抗腸道寄生蟲藥物、提供醫療咨詢服務和遠程醫療服務。他牽頭舉辦了世界孤兒日大型義診活動,為Rainyseason孤兒院100余名孤兒提供涵蓋營養不良篩查、先天性心臟病篩查、抗腸道寄生蟲及特殊醫療服務的醫療援助。該活動受到了塞拉利昂兒童與社會福利部、塞拉利昂孤兒賦權組織、中國駐塞拉利昂大使館等的高度贊揚,在當地老百姓口碑中也是好評如潮。
>>我要舉報